国家政策
<佳木斯市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发布部门: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规章
发布日期:2004-04-13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和《佳木斯市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的 通知 佳政办发〔2004〕29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佳木斯市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和《佳木斯市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已经 2004 年 4 月 9 日市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四月十三日
佳木斯市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 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根据国务院第 375 号令《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 《黑龙江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黑政发〔2003〕89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佳木斯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国家、省驻佳单位及其职工的工伤 保险按本办法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办法另定;有雇工 的个体工商户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参加工伤保险。
第三条 工伤保险实行市区与县(市)级统筹并存的形式,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市级统筹过渡。
第四条 市、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城镇职工工伤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市、县(市)医疗保险 管理局(以下简称医保局)为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机构。
第五条 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条例》及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 本单位内公示。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筹集和管理
第六条 工伤保险费按照《黑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执行,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医保局申报 并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第七条 市、县(市)医保局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用人单位的行业类别确定对应行 业基准费率。本办法实施前由用人单位负担的工伤职工医疗费、伤残待遇,由市、县(市)医保局按 照费用发生情况,核定征缴所需费用后将其纳入工伤保险社会统筹范围。
第八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各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工伤保险费用支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不得挤占、挪用,工伤保险基金所得利息转入基金。
第九条 市医保局按当年全市工伤保险基金收缴总额的 25%提取储备金,存入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 户,用于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超过预算支出及突发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 由市财政垫付并列入下年工伤保险基金预算。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工伤申报及认定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发生事故后,必须积极组织救治,在 24 小时内及时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医保局报告,并在 3 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时间可延长至 7 日。
第十二条 职工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被诊断、鉴定为 职业病之日起 30 日内,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时限可以 延长至 45 日。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第十四条 市、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并据实提供情况和材料证 明。
第十五条 市、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条例》和《工伤认定 办法》做出认定同时抄送当地医保局。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六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 定,评定伤残等级。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持以下书面材料向各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组织工 伤职工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一)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
(二)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
(三)工伤事故报告;
(四)医疗档案;
(五)定点医疗机构医疗结论。
第十八条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应定期复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 1 年后,工伤职工及直系亲 属、所在单位和市、县(市)医保局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均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市、 县(市)医保局根据复查鉴定结论,调整工伤待遇。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九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用人单位应将受伤职工及时送往 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先到就近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后需治疗的转到工伤保险定 点医疗机构。在外埠医院抢救治疗的,经抢救脱离危险后转到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末按规定 办理的,其工伤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条 参保职工治疗工伤必须持(IC)卡在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二十一条 参保职工发生工伤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以及做开除、 解雇、辞退处理。
第二十二条 参保的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伤残等级并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按照《条 例》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三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按照《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确定,并申请领取 抚恤金,抚恤金标准按《条例》执行。
第二十四条 参保单位申请工伤待遇应向当地医保局提交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工伤待遇申请审批表。申请享受供养亲属抚恤待遇的,根据申请的待遇项目提交以下补充材料:
(一)被供养人户口簿、身份证、公安户籍管理的生存证明;
(二)街道、乡镇政府的无生活来源证明;
(三)在校学生的学校证明;
(四)民政部门对孤寡老人或孤儿的证明;
(五)养子女的公证书;
(六)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结论。
第二十五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 化等情况,与用人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同步同比例进行。生活护理费,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 资水平进行调整。
第六章 法律责任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本办法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或者未按本办法申报应 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履行缴费义务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日加罚 2‰滞 纳金,情节严重的,对直接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时限报告工伤,申请工伤认定和核准工伤保险待遇,致使工伤职工 或供养亲属未能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造成待遇降低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职工待遇责任。
第二十八条 市、县(市)医保局要与定点医疗服务单位签订《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 明确相应责任、权利和义务,并依据协议和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克服浪费,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十九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有关工伤保险的违法行为,有权举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举报 应当及时调查,按照规定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三十一条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 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本办法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 额。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自 2004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佳木斯市人 民政府《关于转发省劳动厅、省财政厅、省总工会黑劳发〔1997〕213 号文件的通知》(佳政发[1998]38 号文件)同时废止。